座落於台東縣金峰鄉、山海交界的新興部落,排灣族語稱為「撒布優」(Sapulju),是八大頭目聚落之所,也是目前全台種植小米最大面積的田區。
小米又稱稷或粟,是傳統五穀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中唯一的鹼性食物,藥籍中視其為養心、安神、補虛、開胃的優良穀物。由於小米耐旱、生長期短,在暖濕或乾寒地區皆可種植,也被視為救荒作物,是中國北方與台灣原住民部落常見的主食。
在台灣原住民文化中,小米不僅僅只是一項糧食,更具有無法取代的神聖地位,歲時祭儀、部族神話皆環繞著小米的四季耕作應運而生。即使時至今日,許多地區依然維持著過往傳統,在播種前、收穫後仍會舉辦祭祀儀式,將對於大自然虔敬感恩的精神,一代代傳承下去。
我們引進的這款小米,是與台東撒布優部落的排灣族農友合作,透過友善農業方式復育小米田區,並讓山麻雀、熊鷹等許多鳥類重新回到山林,恢復原鄉的生物多樣性。
小米含有一般穀物中缺乏的維生素A、B1、B2和E等,並含有少量硒素。用法上可直接煮食,或加入白米製作小米粥、小米飯;也可以作小米麻糬、湯圓、小米酒,或搭配麵粉烤製麵包,豐富的滋味裡蘊含著原鄉的土地記憶,以及對於未來的無盡期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