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商品說明】
在早年台灣傳統農業社會裡,每年入秋稻作收割後,農民會利用休耕期種植生長迅速的芥菜,大約60天即可收成,因此在農曆春節期間,芥菜經常躍上餐桌成為除夕團圓飯的要角,贏得「長年菜」的美名。
芥菜在客家族群的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,不論是新鮮食用,或巧妙運用鹽漬、日曬和發酵技術以延長保存,都充分展現出土地與時間的結合,創造出各自獨特的風味。
酸菜、福菜和梅乾菜都是以芥菜為原料的保存食,藉由使用部位的不同,以及製作程序和時間的差異,造就三者相似卻又明顯不同的特色。其中,酸菜的製作時間最短,只需1~2週,保留了最酸香脆爽的口感;梅乾菜的製作時間最長,需時1~2個月,中途經過多次鹽漬和日曬乾燥,最為濃郁鹹香,也最適合長時間儲存。
而福菜恰恰介於酸菜與梅乾菜中間,製作時間約需2~3週,但工序繁複,需將加鹽醃漬過的酸菜再經過陰乾日曬和二次發酵。傳統做法會將醃漬福菜的菜甕倒放,因此又稱作「覆菜」、「仆菜」或「甕菜」。
本款福菜來自苗栗公館的客家聚落,以每年冬季收成鮮摘的芥菜製作,儘管工序費時卻仍堅持古法,未使用任何化學添加物。福菜鹹香味美,吃法也很多元,可以搭配時蔬清炒、滷肉、滷苦瓜、煮竹筍湯、燉排骨湯等,酸甘脆口的鮮醇滋味,樸實而讓人深刻回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