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食復興運動,從一粒米開始的講究
台灣人吃米的量屢創新低,從六、七○年代,每人每年動輒80~90公斤的量,到如今降至將近一半,甚至米麥的食用量即將呈現「死亡交叉」。這不僅是從以勞力為重的農業社會,進展到工商社會的必然流變;也是由於美援時代,麵粉大量輸台,影響國人飲食口味,繼而造就今日米麵雙主食的結果。
大趨勢看來,米消費量正在減少,但細觀,民間不少米農、米職人與餐飲業者,從產地到餐桌,異業合縱連橫,他們想為台灣米另闢出路,也為這一段「從吃飽到吃巧」的過程,寫下了精彩的一頁。
米的媒人
釐清咱們的喜好、標準,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「吃什麼?」、「怎麼吃?」台灣稻米選育技術卓越,不論民間或農改場,均積極投入培育新種,粗估至少200種品種在民間流通,除了過去因著便利商店選用御飯糰食材,而廣為人知的「台稉9號」,以及連年在全國稻米比賽奪冠,因而聲名大噪的「桃園3號」,面對琳琅滿目的的選擇,消費者如何根據自身喜好,擇其所愛,愛其所擇?
雖然政府至今並未為稻米立下如茶葉「評茶員」的專業認證制度,但民間仍有許多以推廣台灣米為志業,並且具有專業、默默耕耘的工作者。他們廣泛地品嚐各式品種,也代消費者走入產地,與農夫「交陪」,深入了解氣候、風土與種植的技術,最後,以職人的精準眼光,為消費者選出合適的品種。就像連結農友與消費者之間──米的媒人。
選米專家的自信
同樣身為「米的代言人」,還有在板橋僑中市場裡經營「富興米店」的石傑方。
還記得小時開設在巷子中,低調不顯眼的米店,一大袋、一大袋的米穀雜糧堆疊在店門前,偶爾兼賣著油鹽醬醋等調料,這樣傳統的賣店,隨著時間往前,本該逐漸消失在時代洪流之中,富興米店原本也是如此。但就在前年,不顧家人反對的石傑方,從原本的工作離職,接下父親的小生意,他不僅將米店重新整修,更進一步把米的知識與對生活態度的講究灌注其中,老店也重新煥發出新生。
________
感謝台灣光華雜誌報導!!
原文出處:https://www.taiwanpanorama.com.tw/Articles/Details?CatId=9&Guid=9a451f68-20bb-4606-ac38-6294349e2550